顏宏達
後備母豬的關鍵營養和管理策略可延長母豬群的壽命,有助於穩定豬群健康並有利於繁殖性能。旨在最大幅度地提高初乳和產乳量的做法對於確保良好的後備母豬生產性能和存活能力至關重要。
一、介紹
現代母系基因型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分娩性能,自 2006年以來,每窩產仔豬數每年增加約 0.33 頭(2019 )。持續改善產仔豬數的關鍵之一是通過引入後備母豬進行遺傳改良。然而,從後備母豬出生的第一天到第一次分娩的後備母豬發育管理策略不足,會導致後代性能和存活能力不佳。
實現後備母豬後代的高性能和存活率主要有兩條途徑。首先,提高母豬群的後備母豬壽命有助於穩定豬群健康。較老的母豬胎次結構將通過增強免疫力使新生仔豬受益,這對後代的性能和存活能力具有持久的影響。提高後代存活能力的第二條途徑是最大幅度地提高初乳和產乳量。由於出生體重較低和免疫反應較差,一胎母豬所生仔豬的終生性能通常比經產母豬所生仔豬的終生性能更差。除了較差的生長性能外,第一胎後代的保育和肥育藥物成本和死亡率更高。因此,提高胎次1母豬的初乳和產乳量對於緩解這些不利因素至關重要。通過後備母豬發育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方法是特別注意改善乳腺發育的飼養和管理策略。
實施發展計畫,重點是選擇具有最大繁殖潛力的後備母豬,確保系統所需的後備母豬數量,以及適當的管理和營養,對於實現高品質、高產的豬群至關重要。 本文將回顧目前關於後備母豬發育相關關鍵管理和營養策略的知識,這些策略可以提高後代的壽命和產量,並提高後代的性能和存活能力。
二、出生體重和產仔胎次
後備母豬必須正確發育,以確保牠們在豬群中的長壽並提高後代的生存能力。後備母豬的管理和選擇從出生就開始了。出生體重、產仔胎次、哺乳和離乳管理是早期選擇策略中涉及的要點,是未來性能和效率的指標。出生體重是影響肥育豬終生生產性能的基本性狀之一和影響替代後備母豬。在高產的增殖系統中觀察到後備母豬的個體出生體重對其未來繁殖性能的影響,直至胎次3。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5年2月號現代養豬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