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定軍 譯
在第二部分中,Antonio Palomo 總結了在萊比錫(Leipzig)舉行的最新版 IPVS 和 ESPHM-ECPHM 上發表的有關健康、免疫學和疫苗的論文和海報。
細菌病理學
迴腸炎-口腔液很方便,因為易於收集、降低了診斷成本,並且可以檢測到其他病原體。對於胞內勞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它定植於腸黏膜,並通過糞便而不是唾液排泄,大樣本量增加了檢測潛力。以欄收集口腔液體,是檢測胞內勞森菌亞臨床感染的糞便樣本的絕佳替代方案,透過 PCR 證明了不同的敏感性。在有亞臨床病例的農場中,糞便樣本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而在有差異性症狀的農場中,由於排泄量不同,結果相反。根據德國的研究,使用疫苗可以提高飼料轉換率,使用 TEKLa 計算器可以減少 6.23%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減少 5.4-5.9% 的氮排泄量。據報道,有大量研究表明,疫苗接種在改善生產參數(平均隻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屠宰豬的同質性)方面的優勢,以及在一項關於 Brachispiras spp. 合併感染的研究中,降低梭狀芽胞桿菌屬和沙門氏菌引起的腸毒血症患病率、減少臨床症狀的優勢。
豬痢疾-豬痢疾短螺旋體,仍然是世界許多地區農場的問題。透過疫苗接種,實現主動免疫力尚未完全實現,控制重點是使用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植物生素、精油和益生元)進行後端治療,其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在這種病原體中,鞭毛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因為它負責其趨化、黏附和侵襲腸道黏膜表面的機制。選擇性抑制其溶血活性,可降低細菌的致病作用。由於它是革蘭氏陰性厭氧菌,我們可以從這個意義上集中使用添加劑來控制它,並考慮到它在土壤、囓齒動物和泥漿中的高持久性。
豬鏈球菌
• 如我們所知,豬鏈球菌的某些菌株,可以表達毒力基因,使細菌能夠穿過血腦屏障,並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並且是人畜共患的。他們對美國的分離株(神經系統中的1,020 個分離株)進行了10 多年的抗生素敏感性測試,發現MIC50 和MIC90 對氨芐西林、頭孢噻呋、金黴素、克林黴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新黴素、土黴素、青黴素、大觀黴素、替米考星、泰拉黴素和泰樂星,等穩定。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5年2月號現代養豬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