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豬雜誌社


世界華文養豬雜誌的領導者
友站連結

豬血痢復發怎麼辦

程 伶
 
豬血痢 ( S.hyodysenteriae, SD ),也稱豬痢疾,出血性痢疾,是一種大腸黏膜嚴重出血性腹瀉。其主要感染生長發育期的豬。豬血痢的致病菌――豬痢疾蛇形螺旋體 ( 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 是一種耐氧的厭氧細菌。近年來雖然趨於沉靜,但在一些特定的農場,本病仍然是拖生產性後腿的原因。
 
一、症狀
 
豬血痢主要發生在肥育豬(體重十五~七十五公斤,日齡七○~一○○日),仔豬和繁殖豬很少發生。症狀一般是排泄帶黏液和血液的稀糞。病程拖長後,會陷入脫水、營養失調狀態,導致增重和飼料轉化率 ( F/G ) 惡化。
 
引發肥育豬腹瀉的疾病主要有豬增生腸鞭蟲病,豬副傷寒(亦稱豬沙門氏桿菌病)等。

二、疾病入侵途徑
 
本病入侵農場的途徑,有1.導入病豬或帶菌豬;2.以老鼠等帶菌動物為媒介,特別是栖在下水道的溝鼠,其活動範圍很廣;3.通過被細菌污染的長靴、車輛等感染。
 
有農場反映,他們農場在一年之前曾發生過本病,後來沉靜了一段時間,但最近又復發了,這是怎麼回事。究其原因,很可能與把糞便和切碎的虛弱豬內臟用於繁殖母豬馴化,或將來自尿處理設施的廢水用於沖洗豬舍有關。
 
實際上,據報告以往曾發生過豬血痢的農場,在對母豬實施馴化時,即便時隔十年之後仍有發生的可能。另外,還有報告稱,在糞尿貯留池中,該細菌可存活六十日。所以,必須引起注意。
 
三、對策
 
如果是豬血痢陰性的農場,一定要採取措施阻斷上述入侵途徑。至於種豬則務必從豬血痢陰性的農場導入,而且還必須預先準備好用於導入的隔離豬舍,以防止其它疾病侵入。
 
如果是豬血痢陽性的農場,則應停止對繁殖母豬實施馴化,用淨化槽的廢水沖洗豬舍的做法也要馬上終止。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5年5月號現代養豬第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