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豬雜誌社


世界華文養豬雜誌的領導者
友站連結

體態肥碩、肉味鮮美的韓國濟州黑豬

陳莉馨
曾在2022年「第6屆肥豬國際研討會」中,被韓方出席人員於會中提及的「濟州黑豬」
 
2022年10月26-28日,假鄰近台南高鐵站的「大台南會展中心」,盛大舉辦之「第6屆肥豬國際研討會」(6th Fatty Pi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暨併同舉辦之「第二屆動物精準營養國際論壇」,計有包括匈牙利、西班牙、法國、波蘭、日本、韓國、菲律賓及我國(為地主國)共8個國家的18位亟具豐實閱歷學者專家,分別就各該國家或地方上豬隻生產的六大技術主題進行詳細之解說,同時和其他國家代表人員詳盡討論。
 
因為會議主題為肥豬研討,故會議係以體態肥碩兼具飼殖功用的肥豬種別列為研討對象,使其得以愈有效的供作人類食物,裨益畜產經濟;反之,各國的業者則愈應善加保護此等的肥豬種群並優化肥豬之生產體系。其中,韓方代表曾特地就韓國「濟州黑豬」(亦稱濟州島黑豬或濟州豬)發表專題演說,固然可顧名思義的想像到濟州黑豬係具深黑之體貌與肥腴的體態,惟經由會場上的講解和多個媒體的報導播放,則尤令我國各界對於被列屬為肥豬的濟州黑豬有更多的了解。
 
一般之情形,各個國家大都是在經濟富足,民眾生活安定、衣食無虞,官方施政已步入正軌、行有餘力之後,始會逐漸重視對生物和生態的保育,甚且投入對少量、瀕危物種的回復繁殖,並就各該國原有的純正品系牲畜,如本章節論及的肥豬維持著符合安全狀況的既定數量。在第6屆肥豬國際研討會中,由各會員國所提舉作為研討對象的肥豬,除了伊比利黑豬多年以來近乎可在西班牙維持著「年可略增」的情形下,我國的蘭嶼小體豬、匈牙利的蒙卡利莎卷毛豬(又稱「綿羊豬」)以及本文描述的韓國濟州黑豬,皆曾因為和外來品系豬隻混養並且非循良好管理或科學系統以進行雜交選育,而致純種血統的原有豬種曾面臨數量大幅減少的險況。所幸,後在官方農政部門和民間團體的警覺下亟力施行復育,乃可其重新回增至可令人安心之存世或存欄數量,進而有肥豬國際研討會的定期召開。
 
韓國的濟州島,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1960年代,超逾一甲子的漫長歲月中,迭因政治動盪及政權更迭而衝擊島上的民生安和狀態,甚且連牲畜亦備遭波及。與其他豬種相比較,血緣、基因或外顯的形貌體態皆有差別,而得以獨樹一幟的「濟州黑豬」,在該段動亂期間必是鮮少受到重視、遑論愛護保育,遂致其存世數量大減。至20世紀晚期,甫因物種保育理念逐年普及,而可在官、民組織有計畫的繁育下,回復至已可令人安心之數量。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4年11月號現代養豬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