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豬雜誌社


世界華文養豬雜誌的領導者
友站連結

提防豬隻情緒失控產生的攻擊性

陳建興
動物天生即具有攻擊和防衛之本能
所有野生動物,無分獸類或是禽鳥皆會具有打鬥的本性,特別是在其進食受到干擾挑弄、劃屬的地盤受到侵入(肉食性動物就此尤為明顯),抑或雄性於爭鬥求偶時,…,常會對敵方展現猛烈的攻擊,另如剛產下幼崽、猶在哺育或育雛階段的母獸(禽),亦屢有類似之反應(註1)。即便是草食的牛羊或兔子一旦身處上述狀況,也易出現突如其來的失控情事,甚至傷害到本欲與其親善卻不得其法的人類。
本即具有攻擊、防衛本能的動物,即使被人類馴養為家畜亦不會消失該本能。即曾有飼主於所養的犬隻猶在進用缽盤上的食物之際移動該盤,卻遭犬隻誤認為阻礙其進食而失控咬傷該名狗主人;亦曾有幼童原係以手捧物,欲以之餵養狀甚馴良的兔子卻因雙手不停晃動,同樣遭到兔子誤以為干礙其進食,轉而狂怒咬斷該幼童之一截食指(兔子的門牙具有相當大的咬合力,可輕易咬斷葫蘿蔔,而不可輕覷),類似事項不勝枚舉。體形龐然的豬隻,一旦因為覓食、活動受擾或因焦慮緊迫而致情緒失控,亦時常會有傷害到飼養者或人類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上或影片中皆會有類此之情節。
古時中國大陸華北地區的獵人,便對山林中最可怖的野生獸畜,給予「一豬二熊三老虎」的排名。蓋在樹林內四處流竄的野豬遇到可疑之對象,常會「先下手為強」般的衝撞對方並張口狠咬,在其尖硬的獠牙的穿刺挑拋和血盆大口的強力咬合下,常令受攻擊的對象當場喪命,即使是眾人群聚於一起野豬仍舊會奮不顧身的向前死勁猛衝,落單的人類更無法阻擋野豬之攻勢;而熊或老虎若遇到眾人集群,往往會避開而不致對群組展開攻擊,亦不像喜於逞勇鬥狠之野豬,屢在不假思索下便不顧一切的莽撞對幹。
另在物種族群之內的打鬥,則是社群性動物藉以決定個體成員位階等級的天演過程,豬隻亦不例外。弱勢不敵者往往會認輸、逃躲,相互間敵意已深兼又落敗者,可能陷於如同被「驅逐出境」的下場,而遠離既有群體、單獨度日或是俟機加入同種類的其他族群,因此甚少造成致命性的傷害。
體形龐然的豬隻若是展開猛力攻擊行為,結果常會相當嚇人
豬在動物群類中,是屬於群居性且具有高度社群性、又會區分出階級者,此無論是野生族群或被馴養於圈舍者皆告同然,乃「天性使然」而未能予以扭轉的。由於母豬在受孕生育時得較其他的哺乳類動物產下明顯為多的崽仔,因此仔豬在甫出生時便會為了吸吮乳汁而出現爭搶推擠甚至互咬的競爭行為,且在數個小時後便會建立起「乳頭序位」(teat order)。較早出生的仔豬,易因在時間上被較早受乳的先天優勢而旋告反應於體位上,之後則會佔據較前面的位置,又因吸得較多的乳汁而愈重、愈壯;相對的,較晚出生的仔豬競爭力道較差,則只能取得後方的位置,最弱者當然是「敬陪末座」了。
通常,除非是有偶而的變化,否則只要經過2~4次的受乳,其「乳頭序位」便幾告確定,此係在其尚處於幼彘階段,便於「小圈群組」中建立的階級,並有可能使其產生「以力道始能取得利益」的意識,於焉奠植其攻擊的本能。而且,幾乎是藉由張嘴噬咬(有獠牙的野豬,還會以尖牙刺挑)和藉由體軀衝撞的方式來展開攻擊。仔豬離乳之後,為期良好的管理並避免散播傳染病,豬農常會將同批次出生的仔豬分欄飼養,使幼彘原已在哺乳階段建構的等級區分,因為飼育環境和同欄「豬友」的變化,而重新「洗牌」。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4年8月號現代養豬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