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豬雜誌社


世界華文養豬雜誌的領導者
友站連結

應用科技與智慧,激勵養豬產業

陳建興
基於環境和產業型態之變化,台灣的養豬數量在近廿餘年間已呈明顯斂縮
 
曾經是舉世養豬大國的台灣,在1990年代前半期還曾數度創下每年可出欄逾千萬頭豬隻的盛況,且經常在養的豬隻頭數、即存欄數亦可維持於750~800萬頭之數,除供應內需以外每年得將大量豬肉銷往日本,當時的台灣即連續多年長為日本進口豬肉的最大來源國。惜於1997年時因為國內爆發口蹄疫而大幅減養,之後固因疫情緩和乃至處置得宜,而得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認同下,於2020年6月年獲宣告為免疫區。然而,由於社會環境和產業型態的改變,以及在倡行自由貿易的情況下,我國既需開放豬肉進口卻又少有國產豬肉外銷的景況,使得豬隻的經常在養數量逐年減少。依據2023年5月底的調查,顯示台灣境內的養豬場和養豬數量,俱雙雙減降至5,893場和524.2萬頭的新低數量,且仍有持續下滑之趨勢,只是縮減幅度得告縮小而可望屆臨下限值。
 
按中央畜產會對於近年來國人就豬肉消費所作的評析,國內的毛豬在養量若能維持於540萬頭,產銷情形得以較為平衡而不致吃緊或過剩,惟一旦生產不足而有供不應求之窘,將得採增加進口方式以應急,而若出現過剩卻會導致豬肉售價下跌並損害到豬農的利益(註3)。畜產會高層表示,豬肉等各類肉品維持可符於安全情勢的既定數量,以及可接近自給自足或略有剩產之比例,是各界宜有的共識亦是政府的職責,在養豬數量已斂縮至去年之頭數,且已因連續多年皆呈現逐年、逐期縮小跌幅的狀況,故將猶如數學的「數列極限」或「收斂數列」似的,使國內未來的養豬規模維持著和目前相近或者容許稍低的態勢,當然有時不免會因偶發的因素,而使養豬數量在某一短暫期間內出現些許變化。
 
中央畜產會的高層主管人員另亦補充道,國內在近3~4年內養豬數量之所減少,當和小型養豬場順勢退場,以及部分養豬場進行豬舍改建但仍未告竣工啟用有所關連。如台糖公司即有若干處的養豬場恰在邇來從事改建,俾可在建竣啟用後讓飼養的豬隻有更佳的生養環境,同時邁向智慧管理及落實衛生環保。不過,養豬場數仍難免會繼續的減少,蓋在集約化情勢的運作下養豬場飼養豬隻的情形,容有可能在十年內從當前每場平均800頭的規模,演進至平均達1,000頭以上,故而養豬場的數量勢會相對減少。現行飼養豬隻頭數在200頭之下、屬「兼業」型態的小型場址,在成本效益之考量下必將趨於減少。
 
建造新式的進步畜舍,既得令豬隻健康快樂成長,亦有助於養殖效率之提升和整體獲利之增加
新建或改建的現代化養豬場,畜舍往往得比之前裝置有抽、排風機乃至負壓水濂設備者,來得更為進步新潮。若係採行可遠端監控的環控系統,在自動控制設施的運行下,得令畜舍保持良好的通風和舒適的溫、濕度。此必然會耗支愈多的成本,但則可減少仔豬罹病或死亡的損失,並讓豬隻在優適的生長環境下,得以提高「飼料換肉比」、即增進飼育效率,好讓業主能夠獲致更高的回饋以彌衡飼育豬群期間的成本。
 
(詳細內容請參閱2024年9月號現代養豬第101頁)